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数据归档 > 重点专业建设归档

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

发布时间:2015-12-03 阅读:
 

本学期2014级学生陆续到笔电企业进行教学实习,未满16周岁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了14级合班。对于来自于电气自动化、电子技术应用、自动化仪表及应用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、轨道专业的学生,已有知识和层次,基础知识和能力相差较远,如何组织教学?如何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,同时又能兼顾差异,提高教学效率?经过电子信息教研室老师的多次讨论,一致认为改变传统的理论+实验的教学方法,以学生完成不同的实训课题任务,通过“做中学 学中做”来解决学生的差异和层次问题,提高课堂教学效果,锻炼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。为此电子信息教研室田小斌老师特别制定了手机充电宝的装调(贴片)、数显时钟、有源小音箱制作等实训课题任务,并作为指导教师。

从2015年11月初开始,同学们在田小斌老师的带领下,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训教学周活动。对于每一个任务的实施,田小斌老师都详细的拟定教学计划,将任务进行分解,便于教学节奏的把控和学生操作,本着由浅入深、由易到难的原则,在选择制作课题时,先完成相对简单的数显时钟的装调,通过学生制作,及时找出过程中的问题,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,加以讲解和纠正,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同学,田老师给出了不同的任务,能力强的同学,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针对前一课题中,学生普遍存在焊接装配质量差,因学生忽略元件检测,或是根本不具备检测判断元件质量好坏的能力等原因,导致数显时钟故障多,维修困难,废品率和报废率较高等一系列的质量问题。在有源小音箱制作课题时,吸取了数显时钟制作的经验和教训,提出了对装配工艺质量要求,要求学生按照企业产品出厂的要求来做,把减少返工返修工作量,提高合格率为首要任务,主要是严把“五关”,即:元件识别检测,安装位置准确,焊接质量良好,接线牢固顺序正确,主板箱体干净无划痕。每一关就是一个子任务,都要进行检查,发现问题必须改正,不留质量隐患,确保完全正确才能进入下一个子任务,预计的十九套小音箱全部顺利完成。在实训期间,大多数同学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风貌与学习激情,没有开小差、玩手机、睡觉的现象,反倒是经常到了放学时间还留在实训室里继续做任务。

在田老师的耐心指导下,同学们学会了正确识别和检测元器件、贴片与插装元件的焊接、查找分析并检修电路、正确拆装元件,加工导线端子,识别安装结构部件等知识,出色地完成了数显时钟装调、有源小音箱制作等实训任务。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,得到老师的认可,成为实用的抢手货,特别是作为展示作品,同学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。

通过“做中学  学中做”实践教学活动,培养了同学们胆大、心细、谨慎的工作作风,树立了责任感和质量意识,减少了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,建立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,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,同时通过“做中学  学中做”使学生们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,对实际操作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,真正做到了教师乐教,学生乐学,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。